宋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和明清另四个经典摹本画卷(高清)

01 清明上河图(北宋.张择端绘).jpg

清明上河图,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。为北宋风俗画,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,属国宝级文物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清明上河图宽24.8厘米、长528.7厘米 ,绢本设色。作品以长卷形式,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,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(又称汴京,今河南开封)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,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,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。
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。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,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,牛、骡、驴等牲畜,车、轿、大小船只,房屋、桥梁、城楼等各有特色,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。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。 [3]  《清明上河图》虽然场面热闹,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,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“盛世危图”,官兵懒散税务重。
千余年来,此画声名显赫,广受青睐,仿摹者众多。各地公私藏家手中还有许多摹本和伪造本,有人统计,现存《清明上河图》有30多本,其中大陆藏10余本,台湾藏9本,美国藏5本,法国藏4本,英国和日本各藏一本,光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7本。
目前存世的比较有影响的明清摹本还有四个:

02 明代摹本.jpg


1、清明易简图(明代摹本)本幅题为《清明上河图》,语出《易经.系辞》:「易则易知,简则易从。」即平易简单之意,作者希望透过画面,让观者对都城繁华胜景一目了然。 张择端(活动于12世纪),字正道,东武人。善画舟车、市桥、屋宇,作《清明上河图》,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,后世画家多摹仿之。此幅略分郊野乡间、迎亲队伍、虹桥市集、城墙内外、天津之桥等段落。山石与树木的画法,与原画差异较大,笔力稚弱,赋彩具装饰性,空间平面化,应为明代摹本。

03 传.明仇英绘.jpg

2、传为明代仇英绘本本卷有多处与其它版本不同,如戏台演戏、射柳、杂耍特技、走索及校阅等。对金明池竞渡的描写细腻,不惟楼阁华美,歇山戗脊上安放脊兽,飞扬夸张,强调宫殿建筑的丽富堂皇;活动场面更是热闹非凡,有龙池抢标、舞蹈游艺等。重彩设色亦是其它作品所无,幅中大量运用了石青、石绿、朱砂、藤黄、胡粉及紫色等颜,画面呈现出浓烈瑰丽的风格,其它如水纹的画法,图案化的山石堆叠,组成成奇幻的空间感,推断出自明代「苏州片」画家对仇英风格的刻意追摹。

05 清.陈枚等合绘.jpg

3、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此卷是由清宫画院画家陈枚、孙祜、金昆、戴洪与程志道通力合作完成。以人物景致繁多取胜,可谓是集各家所长的作品。全作分为乡野风光、虹桥市集、城门内外及金明池。除了熙来攘往的人物,栉比鳞次的商店,还有逸趣的文人园林、辉丽的皇室苑囿,极力营造热闹喧嚣的气氛,堪称十八世纪城市风貌的缩影。建筑均依据透视原理,房舍街巷经络分明,大小比例与远近距离,莫不精准掌握,且有西式建筑列置其中。笔墨精谨与色彩斑烂,是院藏同题作品之最精者。

4,清代沈源绘本沈源《清明上河图》中构图与场景的安排,几与《清院本清明上河图》相差无几,惟有细节上的增减,如前段郊野增绘扫墓哭坟,中段虹桥旁亦有饭店商铺。至于店名、建筑结构及画法则有些许差异,状元府第的庭园景布置亦稍有不同。本幅为纸本,以水墨为主,人物、房舍的线条轮廓,仅用赭色稍作钩染,别有一番清新雅淡的韵味。画桥梁、屋宇、人物极为精细工整,是清代画院佳作。

點擊下載

留下评论

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